广州地铁再添“智慧动脉”!铁科智控助力十、十二号线“无人驾驶”启航
6月的广州,地铁网络又迎来一次“生长”——6月29日,广州地铁十号线(西塱至杨箕东段)和广州地铁十二号线(二沙岛至大学城南,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)正式开通运营!更让市民惊喜的是:这条2条新线的“智慧大脑”,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硬核科技——铁科智控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,为广州智慧轨道交通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作为广州地铁“X”形对角线结构中的东北-西南和西北-东南骨干线,十号线一头连起天河、越秀、海珠、荔湾四大核心组团,一头通过西端的广佛线“牵手”佛山,既是广州中心城区的“黄金纽带”,更是广佛同城化的“加速引擎”;十二号线有效连接白云、越秀、海珠、黄埔、番禺等五个行政区,覆盖金沙洲、白云新城、二沙岛、大学城等核心区域。两条线路的“最强大脑”——铁科智控MTC-I型无人驾驶全自动运行系统,更让这两条线路成为广州“无人驾驶”地铁的先驱和标杆!
什么是GOA4级无人驾驶全自动运行系统?简单来说,从列车“起床”(自动唤醒)、“出门”(自动出库)、“上班”(精准行驶、停靠、开关门)到“下班”(自动回库休眠),全程无需司机参与!这套系统还能“适应各种工况”:自动洗车、远程故障复位、远程开关门……控制中心轻点鼠标,就能解决大部分应急问题,效率直接拉满!
更“绿色”的是,通过智能优化列车运行曲线,这套系统还能减少能耗和碳排放——跑同样的距离,十、十二号线的列车更“省电”,运营成本也更低。
从设计联络到开通运营,铁科智控的团队打了一场漂亮的“技术仗”。
自2023年10月起,公司内部组建了“全自动运行系统攻坚组”,专门攻克“无人驾驶”领域的难题。从唤醒逻辑到应急场景,从数据交互到安全冗余,攻坚组致力于将问题在实验室中“消灭”。
在软件开发测试阶段,团队高效协作,为现场测试的安全性和效率排除障碍。
到了现场调试阶段,各专业联合制定方案、优化测试内容。经过113天的昼夜奋战,攻坚组终于让所有全自动功能实现“零误差”上线! 随着全自动功能的成功上线,我们的无人驾驶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。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,也体现了团队的卓越能力和不懈努力。我们期待着这一创新技术能够为未来的交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,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、便捷的驾驶体验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列车‘跑起来’,更要让它‘聪明又可靠’。”十号线项目负责人说。正是这种“把问题解决在前面”的严谨,让十、十二号线的“无人驾驶”从“技术可行”变成了“市民可感”。
十、十二号线双线的通车,不仅让广州地铁运营里程再创新高,更标志着“中国智造”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又一次突破。铁科智控的信号系统,不仅为广州地铁注入了“智慧基因”,更为全国轨道交通的“全自动运行”提供了“广州样本”。
未来,随着更多线路应用类似技术,我们或许会看到:地铁更准点、能耗更低、应急更快——而这一切,都始于今天十、十二号线的“智慧启航”。
这个6月,广州的地铁网更密了,城市的“智慧芯”更强了——下一次坐地铁,不妨多留意两眼:你乘坐的“铁科智控全自动运行号”列车,可能正是“中国智造”的骄傲!